房晟陶:你的公司是否缺一场“又大又长的会议”?



正文字数:2600字


什么样的会议需要开得又大又长?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战略会”?我觉得不一定。绝大多数的战略会都可以开得比较小(比如十来个人),也可以不那么长(比如开个2-3天)。


触及组织的顶层设计、底层假设、系统级变革的会议,一般需要很大很长,而且难以请人代劳。


哪些是触及组织的顶层设计、底层假设、系统级变革的议题?


比如,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会议;

比如,关于组织治理机制的会议;

比如,关于重大历史阶段/事件的复盘,系统性纠错的会议;

比如,关于关键组织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的会议,比如核心业务流程的拉通梳理、人才选育用留系统的规划设计。


这些议题,既关系到事,又牵扯到人,还涉及到价值观和思想;同时,既涉及到过去,又关系到现在,还影响到未来。


对于这样的议题,会议开得不够大、不够长,就会导致重大决策的质量不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不够大”指的是参与人员的代表性不够。代表性不够,一方面是代表的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指代表的质量不够(没有带来不同的视角)。如果非得用数字来衡量“大”的话,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没有四五十人以上参与,就算不上“大”。


“不够长”指的就是时间投入不够多。比如一个复杂议题只想用一次会议就决策;甚至就想用一天的会议就做出决策。开个2-3次,每次2-3天,这就是“长”的入门级标准。



有哪些又大又长的会议的例子?我从政治、社会角度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系列会议,从1979年10月开始,到1981年6月定稿,期间参与人员无数、会议形式多样。这个系列会议就类似于历史性复盘会议,并为之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比如,1787年美国的联邦制宪会议。前后55人参加,从5月25开到9月17。这个会议是在之前的“邦联”面临破产的时机召开的,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产出是面向未来的顶层设计。这个会议的产出内容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只增加了少量修正案,并一路陪伴美国从一个大约300万人的新生小国家发展为世界强国。


再比如,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简称梵二会议,从1962到1965,历时4年,每年开两个月左右,平均2400人参与,产生了16项重要文件,解决很多历史问题,其中就包括为争议三百多年“中国礼仪之争”画下了句号。这个梵二会议既是复盘会议,又是价值观共识会议,也算是战略共识会议。


这几个“又大又长的会议”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当然,从规模和复杂性上,一个公司没法与一个国家、宗教组织相提并论。


但在一个公司里,也有类似的问题值得开又大又长的会议,比如组织顶层设计等。它可以不像前面那几个例子那么大那么长,但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可以达成高质量共识和设计的。


比如,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会议,我知道有的公司就是这样开的:大约50人参加,每季度开3天左右,连续开3-4年。


我自己也参加过一些这样的长会。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又大又长的会议,不仅仅是个意愿的问题,更是一个公司的组织能力问题:一大群人,能就敏感问题、有争议的问题、有些抽象的概念、有些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讨论、争论,形成共识、结论及行动方案,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织能力。


这就是一个“大规模群体对话”能力。


谁来负责这个“组织能力”?当然就是公司的高管团队(包括一号位)。一个公司缺乏“大规模群体对话”的能力,首先就是因为这个公司的高管团队缺乏“小规模群体对话”的能力。


从某种角度说:什么是组织?“一大群人”不是组织;“一大群可以群体对话的人”就是组织。


开不了“又大又长的会议”,或者说无法实现“小规模群体对话”的公司高管团队,一般都有这样的特征:

  • 一号位没有能力或意愿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能力包括了耐心);

  • 一号位及高管团队没有长远想法,视野和胸怀都不开阔,整天忙于“近忧”,所以也难以“定义”需要又大又长的会议的“议题”,即“什么是极其重要的事”;

  •  一号位没有一个帮手与其共谋这样的会议(一号位在这种会议上是不适合做主持人的);

  • 没有人对讨论的事项有深入理解和高度投入,所以没有有质量的提案;

  • 缺乏文字能力,不能把意见及决议准确地落到纸面上;

  • 缺乏能够与一号位对话甚至PK的高管;

  • 高管团队普遍没有抽象能力,只能谈具体的事情,不能谈理念;

  • 高管们普遍耐力、体力不行,难以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 缺乏会议安排、主持技巧,导致参会人员迅速疲惫和烦躁;

  • 公司业务模式一直风雨飘摇,没有闲心讨论这些“烂事儿”;

  • 等等。



结果是,公司要么就用一号位专权独断的方式来决策复杂问题;要么就是用“激情决策”的方式来解决复杂问题;还有就是回避,等待危机事件来迫使自己做出紧急应对。


长期这样做会有哪些后果?

  • 拉抽屉式的变革,哐,哐,哐;

  • 重大问题没有方向性指引,中基层人员无所适从,多做多错;

  • 言行不一致,公司名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与实际差距非常大;

  • 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拍屁股;

  • 解决一个问题,又创造了一批新问题;

  • 重复犯类似的重大错误,无法吸取任何历史教训;

  • 形成不了系统级的组织能力;

  • 丛林法则,少数人的权利和诉求得不到重视;

  • 高管们同床异梦,没有人真正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各扫门前雪;

  • 等等。


合的后果就是,公司很大了仍然处于团伙状态、人治状态,难以成为真正的组织。


在这些触及顶层设计、底层假设、系统级变革的事情上没有共识,大家的“心”就不在一起,在很多的日常的事务上就会扯来扯去,导致“会很多,而且效果不佳”。如果你观察到一个组织内“会很多,而且效果不佳”,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而是:有些非常重要的会开得既不够大又不够长。


读了以上这些阐述,你可以自问自己,你的公司是否缺一场“又大又长的会议”?


最后来总结一下:一个公司要想从团伙蜕变为组织,能否开得了“又大又长的会议”是个重要标志。首席组织官的使命是“赋能领导团队,共创美好组织”。我们之所以强调“赋能领导团队”背后的道理就在于此:组织就是“一大群可以群体对话的人”;一大群人可以群体对话,其基础和起点就是其领导团队可以进行“小规模群体对话”。


顺便说一下,CHO能否与创始人/一号位共谋、主持这样的又大又长的会议,是衡量一个CHO是否胜任的重要标准。这样的CHO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质:总经理视角+咨询能力+组织敏感度+心力。对于这四个特征的具体描述,请参见另外一篇文章《房晟陶:做好HR一号位需要什么样的特质》


责编:北远 | 插图: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