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晟陶:你的公司有没有打动心灵的“组织愿景”?

   

“点击关注” 一起更深入探查组织观点


本文约2200字,阅读需5-7分钟。


很多公司的愿景实际上就是一个字:“大”。


换个说法美化一下的话,很多公司的愿景实际上就是“独角兽”或者“市值千亿”。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确实能给创始团队成员、投资人、部分高管带来高峰体验,也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自豪感。


不过,这种体验经常是短暂和小范围的。


愿景的一个作用是为这个公司定义“什么是成功”。“独角兽”和“市值千亿”对于给组织提供一个短期的、清晰的目标很有力量,但它对于成功的定义还不够丰富。“独角兽”和“市值千亿”与客户、员工、社会缺乏深入的心灵联系。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怎么活着”比“活成什么样子”更重要。


优秀文化的实质不是鼓励员工拿命换钱。企业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证明创始人很牛逼。那种能够“出人头地”的“成功者”在人群中永远都是少数,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大组织中都是如此。


绝大部分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中需要意义感。意义感就是灰暗与混乱的现实中那一束光,也是冰冷和无奈中的那一丝温暖。


他们,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已经成熟到不期望每天都能阳光灿烂。我们只需要偶尔有那一丝温暖、那一束光,那一束一丝让我们感受到意义的温暖和光。温暖就是心,光就是灵。我们需要一些触动心灵的东西,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也是“主角”而不仅是“嫁衣”和“尘埃”。


一个好的企业愿景里面,除了规模、市值目标之外,至少要考虑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你是否能为员工和社会贡献一个优秀的“组织”?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为绝大部分员工提供意义感的关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公司的“组织愿景”的核心部分。


你的公司有“组织愿景”吗?或者更准确地说,你的公司愿景里有“组织部分”吗?


阿里的愿景里有三句话: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活102年。这其中“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以及“活102年”就是公司愿景中的“组织部分”或者说“组织愿景”。



腾讯上一版的使命和愿景都比较平实。腾讯新一版的“科技向善”,在回答“组织愿景”这个问题上,比起上一版的使命和愿景就向前走了一步。腾讯上一版的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上一版的愿景是:成为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



龙湖的使命和愿景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影响他们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成为卓越的企业并创造机会。这其中的“创造机会”重点指为员工创造机会,也是直指“组织愿景”。“卓越”二字也包含了在员工及社会维度方面的“组织愿景”。



西贝的使命是“创造喜悦人生”。“喜悦”既包括了的客户的喜悦,也包括了员工的喜悦。这“喜悦”二字里面包含了丰富的“组织愿景”部分。另外,在西贝的领导力要求即“好汉精神”中,也有“把爱传出去;把利分出去”这样的“组织愿景”成分。



这些公司愿景中的组织部分,纯粹从理性的角度、工具主义的角度都不是完全必须的。这就是组织愿景的特点。要想让“组织愿景”有生命力,它必须有作用于心和灵的非理性力量。


“组织愿景”要回答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山巅之城”?“组织愿景”比偏专业的“组织策略”更重要。可以说,走心走灵的“组织愿景”就是走脑走手的“组织策略”的源头和指北针。



在一个公司里,谁应该为“组织愿景”这个事情负责?


创始人兼CEO责无旁贷。因为创始人兼CEO就是组织这个产品的首席产品经理。在组织方面肩负着操盘责任的人员(比如CHO/CPO/HRVP)也会有很大影响力。其他核心领导人不一定有把这事干成的能力,但经常会有让它干不成的的能量。


不同的创始人在“组织愿景”这个问题上的天赋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创始人的基因、成长经历都不一样,所以导致的价值观及组织想象都非常不一样。有些人在创业初期就能在“组织愿景”方面有所思考并付诸实施,比如他们绝对不允许资本把自己推到只论成败的境地;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后知后觉”,不断学习进化出组织愿景;也有非常多的人,只有在组织已经“积重难返”的时候,才会反省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失策和天赋不够。


不过,每个创始人都有机会。不同的人“开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很多创始人在年轻的时候忙着证明自己牛逼,甚至认为“组织愿景”这种事是虚伪、软弱的表现。但其中有一部分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尤其是在过了不惑之年之后,也可能产生质的变化。我们不能武断地评判谁就一定行,谁就肯定不可能。对此我们只能“盖棺论定”。


打动心灵的组织愿景,在当下是优秀文化之共性,在未来是优秀企业的刚需。经济的发展,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参与者提供了在工作和组织中追求意义感的物质基础。而社会的发展,让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都意识觉醒,追求成为全人没有打动心灵的组织愿景的企业,将在未来的人才争夺中败下阵来。


当然,每个创始人都应该意识到,他们是多么的幸运。他们比别人更有机会去把自己的“组织愿景”付诸实践,创作自己心仪的“山巅之城”。这是一个于自己、于员工、于企业、于社会、于子孙后代都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与此同时,追求意义也是每个创始人的根本需求。愿景不仅是给员工的和利益相关方的,也是给创始人自己的。当追求牛逼的愿望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一个包含了“组织愿景”的公司愿景,也是公司进一步发展、创始人进一步成长的刚需。


我愿,我能,我们一起。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找到打动自己、打动员工、打动利益相关方的“组织愿景”。



推荐阅读:

房晟陶:就这一个问题,最能看出CEO的成色

高管发展的难点在于“心”与“灵”

文化就是“标准”,你同意吗?

老板总是抓“点”的问题,怎么办?

组织发展中一个常见的“恶性循环”,你的公司有吗?

【重温】人力资源部要不要改名?切忌换汤不换药


对组织、文化等议题感兴趣?


敬请关注

首席组织官系列课程




点击即刻报名

*系列课第一课是《房晟陶:组织创业及创作》;系列课第二课是《如何建立一个人才辈出的“组织系统”》;系列课第三课是《如何塑造文化?关键是中三路》。这个系列课程的目标学员是创始人及核心领导团队成员。清凉夏训营是一个第一、二课联上班,适合于创始人/CEO/总裁带领核心领导团队成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