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升级的正确姿态


正文字数:3100字


无论公司规模多大,现状如何,如果不主动、持续进行组织升级,迟早会陷入发展的瓶颈期。加上外部环境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危机往往比预想要来得快和猛烈。


你可能会说:有这么严重吗?能达到一定规模,证明已实现了段性成功。与初创公司比起来,咱们人才济济,知名度高,至少不会有生存问题。这么讲是不是有点哗众取宠?



我来用V模型的“三层次成败”剖析一下。(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V模型,可以参考《深度解析组织绩效V模型,深入理解组织》一文)


大量做到一定规模的公司,或擅长目标战略,或强于能力文化;因组织固有的惰性,没有主动将另一侧的短板补齐,持续吃老本,导致组织能力长期徘徊在第二层次;即使目标战略及能力文化目前比较匹配,也缺乏主动向第三层次成功迈进的意愿,将这些组织能力通过系统实现固化。


我观察到的一些需要组织升级的例子:


  • 创始人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团队的执行力,快速占领市场并做大。从此形成路径依赖,疏于外部环境感知,组织能力原地踏步,甚至暗中退化。


  • 公司从单一业务向多元化进军,原来相对简单的流程机制系统已不足以支撑其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组织架构设置混乱,决策机制模糊,部门之间协同低效,内耗巨大。


  • 公司第一曲线见顶,需要进行事关生死的业务转型。创始人很着急,四处突围;下面人要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不对于频繁变化一脸懵逼。


  • 还有一类我称之为年轻的“大公司”。在资本或集团总部扶持下的诸多创业公司,业务模型尚在探索,但组织规模已成千上万,队伍越来越不好带。如何提升组织能力,日益成为绕不过去的坎。


是创始人/一号位不想升级吗?我认为不是。


难点在于谁来推动,以及如何有效推动组织的持续升级。


谁来推动?包括创始人/一号位在内的高管团队责无旁贷。高管团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公司现状保持不满,以前瞻性的眼光不断探索新的战略目标,持续向组织传递方向感和使命感;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升级组织能力(包括核心团队进化、组织策略、战略协同等各个维度),实现有效承接。


每一次组织能力升级就是一次组织变革。有人喜欢用“迭代”这个词,既能委婉表达这层意思,还带着一点技术范儿。不过我认为,使用“变革”一词能营造更强的紧迫感。




遗憾的是,历史上大多数变革者的结局并不令人愉悦和向往。所以即便是高管们,在面对一号位或员工的质问时,更多时候或选择集体性沉默,或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强调“政策原因”、“不是我们不厉害,是对手不讲武德”等等不一而足,就是不愿意捅破那层纸。


这样来来回回打了一段时间太极后,把一号位逼急了,亲自挂帅,以雷霆手段强势推动变革,哪怕血流成河。的确也有过这样成功的先例,不过对组织的伤害极大。


其实,组织变革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 被动+激进的变革:大清末年,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各路爱国人士为探索强国之路,不惜流血牺牲。国家长期处于动荡,直到二、三十年后才逐渐找到正确道路。


  • 主动+激进的变革:自我颠覆式变革。有些企业家这方面比较在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营造紧张氛围。利用组织的恐惧感持续推动变革,保持组织活力。


  • 被动+渐进的变革:挤牙膏式的变革。进一步退两步,不见棺材不落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外企民企都有。最后黯淡收场者居多,逐渐退出舞台。


  • 主动+渐进的变革:改革开放,民心所向。伟大的邓主席力排姓资姓社众议,以四小龙为参考蓝本,摸着石头过河,主动谋求突破,一步步提升国家实力。




比较以上几种类型,我认为最合适的是“主动+渐进”式的变革。而且,必须要将主动+渐进变革机制化。

 

因为船大了,就不好调头。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越是大的公司如果没有在平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调整的速度是远远不如小公司的。



当然,成功的变革不仅需要勇气和口号,更需要方法和智慧。


那如何才能将“主动+渐进”变革机制化?以下建议供参考:


首先应当将组织评估的工作机制化。每隔半年或一年都要进行一次严肃的组织评估和复盘。看看哪些方面的结果仍不满意,是否错失一些发展机会,组织能力和&文化方面存在哪些差距,造成这些差距背后的系统性、结构性原因是什么。然后确定下一阶段调整哪些螺丝,把可能的暴风骤雨式的大变革转化为一个个和风细雨式的小变革,平稳实现组织升级。


创始人/一号位及与其配合的CHO给组织引入适合的变革管理方法论。如果方向相对清晰,有现成的参照对象的,可以借鉴哈佛教授约翰·科特的变革八步法;方向尚不清晰时,可以参考U型理论,高管团队通过集体学习和反思,努力放下评判之声、嘲讽之声和恐惧之声,悬挂假设,开放思维、心灵和意志,让变革路径自然涌现。


然后要把变革管理的培训机制化,整体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变革管理意识和能力。将“变革管理能力”明确纳入高层人员的选拔标准。


创始人/一号位在变革中要学会做“赞助者”。公司上规模之后,创始人已经不适合成为所有领域变革的操盘者。变革赞助者的核心责任是提供政治领导力:每次组织变革,大概率会伤害到公司内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创始人/一号位要有定力,能力排众议,挡住各种闲言碎语或大小“报告”。要表明“谁和变革过不去,我就跟他过不去”的态度。在整个变革期间,赞助者需要扮演好类似制片人的角色,妥善处理与导演(变革推动者/领导者)的关系,才可能产出高质量的作品。


创始人/一号位成为赞助者后,要选择合适的变革操盘者/领导者,并将“变革经理”这个岗位机制化。这个操盘者/领导者必须要有专业领导力(就像导演一样,要能hold住整个剧组),并且具有“一定要把它做成”的承诺程度,而不仅仅是“我要帮助它实现”的态度。


将变革管理机制化,比如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关键任务包括:第一是正式的变革立项,避免立项时随机拍脑袋,到最后劳民伤财;第二是“化变革为项目”,通过一个个变革小组有序推进;第三是变革过程中大量的沟通及赋能。


另外,系统负责人制(System Ownership)也是将“主动+渐进变革”机制化的一种方式。每个重要的组织系统,都要设有系统负责人。系统负责人就是要不断评估系统的功能是否匹配外界对它的要求,主动地进行调整、优化。


你或许会问,不是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吗?一动不如一静,等等看是否更好?毕竟主动革自己的命从来都非易事。


组织的规律是,它会天然地熵增(走向混乱),不会天然地熵减。


如果不选择“主动+渐进”的方式,掌握组织变革的主动权,那等来的经常就是“不改革就是等死,改革就是找死”的局面。然后,不得不被动巨变,伤筋动骨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是从此一蹶不振。


唠唠叨叨讲了那么多,其实我对以上建议持谨慎乐观态度。从某种角度讲,“主动+渐进变革”是反人性的。“道理都懂,为何过不好这一生”的悲催故事满地都是。个人如此,组织也是一样。反过来讲,正因如此,才给了很多优秀的初创公司崭露头角的机会,才可能在10年,20年之后,成就一批伟大企业/美好组织。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因此而绝望。首席组织官的“组织创业与创作”方法论,可以帮助尚未油腻的大大小小公司,通过组织绩效V模型,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组织策略;同时参考“3+1”组织系统,形成正确的创业精神及创作能力;并通过变革艺术的运用,持续、有节奏地推进组织能力升级。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成功的组织变革还能实现“一举两得”。那就是通过组织变革锤炼关键人才,从中甄选出得力的将才甚至帅才。没有领导过变革,一个人是很难具备真才实学的。那些经历过考验的变革操盘者/领导者,在组织内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为他们引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做好铺垫。


总而言之,对于众多正在发展壮大的公司来说,“主动+渐进式变革机制化”是个必须的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关键的组织能力。



责编:北远 | 插图: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