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晟陶:烂公司里面有没有真高管?

本文整理自房晟陶老师在首席组织官“真高管进化论”活动中的主题演讲,与各位读者分享。


正文字数:2300字



今天我们来谈谈烂公司里有没有真高管?

如何评价一个公司是不是烂公司?这显然并没有标准的公式。

我倾向于把公司分成四类:优秀公司;良好公司;待改进/待观察公司;烂公司。

真正明确地说一个公司“烂”,得看到一些明确的恶果。中国的企业发展历史不长,大量公司正处于待改进/待观察阶段,需要时间的见证。

经过过去的二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的一个很大优势就是“高效”。但是,高效并不能代表“价值”。肿瘤也很高效,但它不但没有创造价值,还破坏了价值。

如果要给“烂公司”下个定义,我想参考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在公司20周年庆典演讲中提到的描述:“坏企业有三类负面清单:经营不好只祸害自己,是可怜的企业;经营不善还祸害上下游,是可恶的企业;经营不善还祸害社会,是罪恶的企业。”我觉得后两者绝对可以算是烂公司了。

肯定有些朋友有过在“烂公司”工作的经历,也曾积极的反抗过、规劝过,但没起到作用,这样的人算不算真高管?大清末年那些能臣,算不算真高管?这就比较有争议了。



- 1 -

烂公司里有真高管吗?


我对这个问题的倾向性答案是“没有”。

虽然很多人会不同意,但我觉得高管和一号位之间还是一个“主犯”和“从犯”的关系,是要共同承担一些责任的。如果公司一号位出了事,总是会牵连出很多的高管。古时有句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如果你的公司非常优秀,你混得不好,说明你不行;如果你的公司非常烂,而你混得很好……

高管的选拔总是经历了非常严格的考虑,如果你跟我不是一个味道,我是不可能让你站到核心位置上的。因为我要干很多的坏事,如果不能充分信任你,我怎么敢把你提升到高管的位置上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烂公司里面没有真高管。



- 2 -

高管都是“组织人”


在中基层,你可以说“我是人才”、“我是单独的个体”。但高管都是“组织人”,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

  • 高管必须接受组织长期结果的评判。你被绑在组织这条船上。等你退休的时候,你会如何评价自己的贡献?你所服务的组织的结果和创造的价值,是评判高管的首要标准。

  • 高管是一号位的“从犯”,一号位的很多关键的决定,尽管你不一定是发起者,但是你至少起到了默许的作用,甚至是共谋的作用。

  • 真高管必须负有社会责任感。如果你是中基层,你可能没有足够权力、能力去做影响。但高管对公司很多重要的决定还是有影响的,无论是做什么样的产品、推出什么样的服务、还是怎样去做、怎么去对待员工,对这些事高管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所以他们做的很多决定,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



- 3 -

真高管的“社会责任感”


真高管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呢?至少有以下三项:

  • 拖住老板想变坏的后腿

    虽然“胳膊拧不过大腿”,但你也可以拖一拖。很多一号位/CEO还是会受到高管的很多影响,高管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

  • 助力有理想的老板成为企业家

    如果老板是真有理想的,那真高管可以助力有理想的这个老板去成为企业家。我觉得还是有一部分老板是真正想做企业家的,但是如果没有真高管的帮助,这些老板也很难成为企业家。很多人,并不是说天生就不想做好,而是做不到,力有不逮。这种时候,他们就容易走歪门邪路。

  • 提升员工生活和人生质量

    真高管做得好,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生活和人生的质量。在这方面高管是可以起到很直接的作用的。

我认为高管还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阶层,应当担负起这些广义的社会责任。



- 4 -

高管的自我修炼


谈一谈我对“高管”的理解迭代,我认为高管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部分去修炼。

  • 第一个方面是“能力”。这是我们普遍就能够想到的,但这仅是高管绩效来源的1/3。

  • 第二个方面是“原则&理念”。比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一条工作理念,而非能力。一个群体如果都被这种理念所武装的时候,这个群体爆发出的战斗力是非常厉害的。

    “原则&理念”这个部分也解释了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一群平凡人能做出非凡事?

    能力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总结、提炼“原则&理念”,并不断去迭代,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尤其要警惕那些核心领导人所秉持的60~70分的原则&理念,因为它及格了,但却没有竞争力,这些原则&理念就成了组织的天花板。

  • 第三个方面是“人生观”。人生观,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人生成功的定义。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面,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高管,以及要不要成为高管,这背后体现了人生观的选择。

    我们做为“打工人”,工作的意义来自于什么?如果你不能和自己和解的话,那你将很容易处于焦虑不安之中。作为高管,你不仅要给员工提供方向感,还要给员工提供意义感。

    “人生观”又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高管可不可以发展?如果你只盯着能力的话,你会发现很多能力都是有个人限制的,但“人生观”是可以被影响的。当然,“原则&理念”也是可以被培养发展的。

    举个例子,很多公司的管培训生制度为什么不能够成活?很重要一点就是:公司的核心领导人无法跟年轻的员工建立连接。在能力上,让公司的高层跟基层员工建立连接有点难度;在原则&理念层面,如果中基层员工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事也是很难去理解这些原则的;但在人生观层面,核心领导人是可以跟年轻的员工去建立真正的连接的。尽管我们此刻的层级差距很大,但是我们对人生成功的定义是一样的。

    关于人生观对于真高管的价值,请允许我引用马克思·韦伯中的一句话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人对工作充满了一种特殊的自愿自觉”。

    在当下的社会状态下,在无数的干扰之中,怎样与自己和解,拥有宁静的心灵,怎样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化,找到自己的人生观,是每个真高管必须要面临的一项挑战和考验。

    真高管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对工作充满了一种特殊的自愿自觉。


真高管进化论

责编:大圣|插图:小白